建設設計|綠色建筑設計基礎你必須要知道
綠色建筑是將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引入建筑領域的結果,已成為當代建筑的主導趨勢。
設計理念
節約資源 綠色建筑應優化設計,選擇適用的技術、材料和產品,合理利用并考慮資源的配置。要減少資源的利用,并促進資源的綜合利用,力求使資源可再生利用。
回歸自然 綠色建筑外部要強調與周邊環境相融合,和諧一致。充分利用場地周邊的自然條件,保留和利用地形、地貌、植被與自然水系,保護歷史文化與景觀的連續性,做到保護自然生態環境。
舒適和健康的生活環境 綠色建筑應合理考慮使用者的需求,努力創造優美、和諧的環境。建筑內部不使用對人體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裝修材料,室內空氣清新,提高室內舒適度,改善環境質量,降低環境污染,使居住者感覺良好,身心健康。
綠色建筑的建筑特點 對建筑的地理條件有明確的要求,土壤中不存在有毒、有害物質,地溫適宜,地下水純凈。建筑中應盡量采用天然材料。綠色建筑還要根據地理條件,設置太陽能采暖、熱水、發電以及風力發電裝置,以充分利用環境提供的可再生能源。
綠色建筑的設計理念對提高建筑質量、改善環境、提高空間使用率都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21世紀是綠色生態時代,綠色建筑的興趣是社會發展和人類生活水平提高的客觀要求,是可持續發展的新探索,它必將開辟建筑史上的新篇章。
設計原則
理性的設計思維方式和科學程序的把握,是提高綠色建筑的社會、經濟和環境三大效益的基本保證。綠色建筑在設計過程中,必須針對其各個構成要素,確定相應的設計原則和設計目標。
綠色建筑中最核心的就是它的設計思想所蘊涵的設計原則。從建筑的選址、規劃設計、功能設計、材料和技術的應用、設備的安裝,到建筑建成后的運營、維護等,綠色建筑的思想都以人為中心,與自然融為一體,貫穿建筑的整個使用周期。
整體及環境優先 建筑應作為一個開放體系與其環境構成一個有機系統,建筑設計要追求最佳環境效益。建筑要體現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生態環境的關心和尊重,主要表現在保持當地文脈,保護歷史文化與人文景觀的連續性,充分考慮當地氣候特征的生態環境、建筑風格、規模與周圍環境相協調。
應盡可能減少對自然環境的負面影響,如減少有害氣體和廢棄物的排放,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重視建筑場地對地形、地勢力的利用,加強建筑對當地技術、材料的利用,加強綠化、減少環境污染,用獨特的美學藝術讓建筑體現時代精神。
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 綠色建筑應體現對能源的節省,盡可能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等。選擇適宜的技術、材料和產品,合理利用和優化資源配置,減少對資源的占有和消耗,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方材料與資源,最大限度提高資源、能源和原材料的利用效率,積極促進資源的綜合利用,延長建筑物的耐久性和整體使用壽命。
健康、舒適的環境 綠色建筑應合理考慮使用者的需求,保證建筑的適用性,體現對人的關懷,增強用戶與自然環境的溝通,努力創造優美、和諧的環境,提高建筑室內舒適度,改善室內環境質量。
主要體現在創造良好的通風對流環境,增加建筑的采光系數,保證室內一定的溫、濕度,創造良好的視覺環境及聲環境,建立立體綠色系統,凈化環境。
關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 建筑從最初的規劃設計到隨后的施工、運營管理及最終的排除,形成了一個全壽命周期。關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意味著不僅在規劃設計階段充分考慮并利用環境因素,而且確保施工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最低,運營管理階段能為人們提供健康、舒適、低耗、無害空間,拆除后又對環境危害降到最低,并使拆除材料盡可能再循環利用。
建筑節能設計 建筑節能需要多學科、多部門環節的相互溝通配合,需根據節能建筑的所在區域選擇適合的建筑節能設計標準,按照標準進行建筑熱工的節能設計和建筑節能設計的綜合評價,然后再進行空調采暖和通風的節能設計,使建筑在增強圍護結構隔熱保溫性能和提高空調、采暖設計能效比的同時,在保證相同的室內熱環境參數方面有更好的性能。
加強建筑物用能系統的運營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證建筑物室內環境質量的前提下,減少采暖供熱、空調制冷,控制照明、熱水供應的能耗。
設計方法
強調因地制宜,充分考慮建筑場地的環境條件,讓城市的歷史文脈、自然地理特征得以沿襲。
在項目的規劃與總圖設計階段,選址和保護周圍環境是綠色建筑設計的主要內容,同時還要注意對當地歷史和傳統文化生活方式的討論。在城市規劃階段,生態控制論的技術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規劃的質量。
在設計階段,無論是生物氣候設計,還是生物氣候緩沖層的設計策略,都強調應用被動設計的方法,來解決建筑節能和建筑通風。這種被動設計方法,包括一些仿生建筑的設計,極大地影響著建筑的形態,比如建筑的朝向、幾何形狀、外圍護的材料與色彩,等等。當然因地制宜還體現在設計中重視對當地建筑材料和太陽能、風能等資源的利用。
建筑與地域文化是當前建筑創作討論中的一大熱點話題,更多的是強調場所的重要性,提倡的是重視當地氣候條件、材料、地域資源和社會文化的建筑創作,應該說是因地制宜的綠色設計的原則,與建筑地方多樣性的創作是殊途同歸。
強調整體環境的設計方法
1999年國際建協第20屆大會通過的北京憲章中指出:“建筑單體及其環境歷經了一個規劃、建筑、維修、保護、整治、更新的過程。建筑環境的壽命周期恒長持久,因而更依賴建筑師的遠見卓識。將建筑循環過程的各個階段統籌規劃。”
這里給出了整體設計的概念,就是從全球環境與資源出發,應用經濟可行的各種技術和建筑材料,構筑一個建筑全壽命周期的綠色建筑體系。
應用高技術和優質的材料,就要應用壽命周期評價方法予以權衡量,進行技術選擇。
目前歐美應用的高技術綠色建筑設計方法往往和智能建筑設計相結合。按歐洲智能集團對智能建筑的理解是:使其用戶發揮最高效率,低保養成本和最有效地管理其建筑本身的資源。這和綠色設計的理念是一致的。
智能建筑的系統集成方法在改善建筑能源和室內環境的設計中,往往采用主動式設計方法,盡管要花費較大的成本,但從建筑全壽命周期來評估,經濟上還是可行的。當然很多常規技術依然被大量使用,而且是行之有效的。
建筑的全壽命周期設計方法
該方法對于建筑設計的要求不再僅僅是三維空間效果的創作,而對于建筑的節能、通風、采光,以及環境影響等的評估、預測難度更大了,應用計算機模擬與計算要求更高了。這方面的技術還有待進一步開發,使其進入簡便、實用的階段。
建筑技術與建筑藝術創作
現在建筑最大的發展就是現代科學思維在設計中的融入和新材料、新技術在建筑中的應用。而綠色建筑設計對建筑設計的思維又是一個革命性的變化,體現生態的美學價值。綠色設計要求建筑的形式和功能的自然親和,特別是一些高技術的引入,又能夠使人的體驗充滿智力的感受。
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是建筑師的核心責任。建筑設計對推行綠色建筑至關重要。改變創作理念,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實現精細化設計是必由之路。綠色建筑并不僅僅滿足節水、節地、節能、空氣污染的幾個指標,一定要有個性化設計的要求。因此,從總體規劃到單體設計的全過程必須從地域性、經濟性和階段性出發選擇適宜的技術路線。
個性化的定性分析中地域性特點和項目自身的特點是很重要的兩個因素。
在夏熱冬暖地區(南方地區)遮陽和自然通風對節能的貢獻率大于圍護結構的保溫隔熱,這與北京地區非常關注體形系數的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有著不完全相同的技術路線。同樣為住宅項目,別墅類項目的重心是舒適度下的資源高效利用,對溫濕度控制、室內空氣品質、熱水供應等的要求很高,往往有條件使用多種新材料、新設備,能承受較高的運行管理費用。
而經濟適用房強調的是以較低成本滿足使用需求并降低運行管理費用,因此會在節能、節水、節材、節地等方面采用不同的設計方法和技術措施。
加強環境綠化
綠化可以創造空間、美化環境、營造良好的生活氛圍。建筑中可用綠化覆蓋地面,由于綠地大量水分蒸發,往往可以造成比較涼爽、舒適的環境,高大的喬木在地面上形成了較大樹蔭,減少路面吸熱,綠化可凈化空氣,提高空間的含氧量。
將綠化量化標準引入設計規范,注意環境綠化,創造出良好的區域微氣候。設計中的立體綠化包括墻面綠化、屋頂綠化和陽臺綠化,可以用綠色爬藤阻擋強烈陽光直射在外墻上,降低外墻面溫度,保證室內溫度的穩定性。屋頂綠化采用蓄水覆土種植,屋面上種植花草和低矮灌木,可形成空中花園。在炎熱的夏季,不但可使屋面免遭陽光直射,形成適宜的室內溫度。
-
2021/12/29
-
2021/12/24
-
2021/12/20

- 愛華仕斬獲“2021年度中國廚衛行業年度智能
- 回首2021,迎戰2022 彩虹線開啟新征程!
- 福臨板材|福滿2021,圓夢2022
- 美特照明:2022年照明新趨勢,經銷商如何做大
- 會自己“洗澡”的集成灶,帥康自動清洗集成灶
- 帶你設計一款功能多變,簡單實用的休閑露臺陽
- 世紀豪門吊頂:破防了!原來顏值+實力=H20
- 裝修木門選的好,噪音統統沒煩惱
- 寒潮來了,有淋浴房洗澡更保暖舒服
- 元旦特輯:歐意電器述說生活的點滴與美好
- “中國十大品牌”獲獎名單出爐,賽戈水漆榮耀
- 2021值得消費大賞 凱迪仕智能鎖榮摘兩項桂冠
- 益恩家居:新年新氣象,愛自己從好好睡覺開始
- 元旦伊始:健康新生活,從精格管道直飲水開始
- 喜迎元旦|新年新燈飾 箔晶智能照明讓酒店暖
- 吉美幫的2021 “專精特新” 深耕屋面防水體
- Aqara攜手京東成立燈光設計聯盟 打造燈飾照
- 年底廚房煥新顏,如何選擇廚電?好太太智能來
- 全鋁家具全屋莫蘭迪色系,這款美式輕奢范贏鄰
- 順趨勢·筑鳳巢·贏未來 鳳梧居門窗2021年會隆
